5月16日,应猪病研究中心的邀请,深圳湾实验室传染病研究所刘洋研究员、刘建英研究员应邀作客动物医学院“医家教育部创新团队教授学术论坛”,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动物医学院师生80余人现场聆听了报告,中心杜森焱教授、黄小波教授、王一平教授、伍锐副教授、文翼平副教授参加了交流。
会上,刘建英研究员作了题为“蚊媒病毒的感染传播与遗传进化”的学术报告。她为大家深入讲述了所在科研团队在蚊媒黄病毒跨种传播的分子机制、寨卡病毒的遗传进化研究以及蚊媒甲病毒的功能受体鉴定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让大家对蚊媒传染病的传播机制与遗传进化有了系统的认识。

刘洋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题为“病毒反向遗传学系统及应用”的学术报告。目前他所在的研究团队主要致力于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报告中向大家系统的介绍了病毒反向遗传学知识,以及在新冠病毒反向病毒学、猴痘病毒反向病毒学、寨卡病毒反向病毒学、指环病毒反向病毒学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让大家对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报告后,两位研究员与现场师生积极互动,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主讲人简介:
刘建英,深圳湾实验室传染病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2017-2021年先后在清华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UTMB)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研究方向为虫媒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在病毒传染病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在Nature,NEJM,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累计影响因子585。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国自然面上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负责人等项目。获得2021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5完成人)、2022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5完成人)。
刘洋,深圳湾实验室传染病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018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 (UTMB)从事博士后研究。其研究聚焦重要人类致病病毒的遗传进化、致病机理及抗病毒策略的开发,首次评估了新冠疫苗对多种突变新冠病毒中和能力的变化,为新冠病毒疫苗策略的制定和改进提供了第一手信息。获得了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3完成人),2022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4完成人);主持2022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国自然面上、国自然青年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负责人等项目。其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共同一作/通讯)的身份发表于Nature,NEJM,Cell,Nature Medicine,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知名期刊,累计影响因子达590,引用次数超45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