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南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了西南联防办〔2022〕5号文件,公布了“西南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名单”,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猪病研究中心再次通过实验室认证。
本次公布的西南区通过兽医系统考核认证的实验室名单,是根据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分区防控工作精神,按照《西南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方案(试行)》(西南区联防〔2021〕1号)及西南六省联合签订的《西南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工作要求,为提高西南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效率,节约社会资源,为生猪及其产品生产、调运、加工等广大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建立健全大区内重大动物疫病检测能力和结果区域内互认共享制度,公布西南区通过兽医系统考核认证的实验室名单,其监(检)测结果在西南区互认。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历来重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和研究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在雅安校区建设了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俗称P2+实验室)。2018年8月我国爆发非洲猪瘟后,学院发挥猪病研究方面的优势,率先向农业农村厅申报并获批非洲猪瘟检测工作,是我省第一批认可的六家单位之一,分别是成都海关、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华派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牧成都药械厂。
为帮助企业和养殖户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流行,猪病研究中心近年来强化社会服务,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养猪协会、企业等技术服务工作,在成都、绵阳、内江、南充、攀枝花、泸州、宜宾等地进行技术讲座和专题培训,累计30余次。目前,猪病研究中心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取得的效果,省内多家大型养猪企业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在非洲猪瘟科学研究方面,猪病研究中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颜其贵教授受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站的委托,承担了“2019年四川野猪非洲猪瘟专项监测项目”。前期,猪病研究中心克隆表达了p72 N端蛋白并制备出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相应的诊断方法;开展了非洲猪瘟mRNA疫苗的研究,建立了一种非洲猪瘟疫苗mRNA的制备方法,目前参与的“治疗和/或预防非洲猪瘟病毒的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申请号202111162615.0)。
未来,猪病研究中心将充分利用相关技术和平台,在非洲猪瘟的防控与研究方面,贡献更多的团队智慧,保障我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